周末读史 | 西方资本对清朝的金融收割
导读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金融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金融的本质和运作原则并非现代文明的独有产物。早在几千年前,中华文明就已经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金融哲学与智慧,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诸多启示。
《中国古代金融哲学和智慧漫谈》系列文章旨在挖掘中国古代金融活动背后的思想基础与实践方法。我们将穿越时空,回到周朝的井田制度、秦汉时期的货币统一、唐宋时期的飞钱与交子等金融创新,以及明清两代的钱庄与票号等机构,探寻这些古老智慧如何塑造了当时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秩序。
我们将尝试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思考这些古老的金融理念对于解决当代经济问题有何借鉴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先贤们的卓越智慧,还能激发我们对现代金融体系更深层次的认识与反思。经《金融博览》杂志授权,“IMI财经观察”特推出本系列文章,以飨读者。该系列共十二期,本文为第七期。
西方资本对清朝的金融收割
鸦片战争之后,由坚船利炮开路,西方的文化、宗教、经济、金融大举渗透和入侵中国。尤其是金融,西方列强以各种形式,全方位地在中国构筑了金融吸血体系。作为这一入侵的结果,中国的传统金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由政府主导的金融逐渐演变成为由西式银行主导,政府对于金融的掌控力逐渐减弱。
至清末,通过银行的进入和资本的输入,西方资本在中国建立的金融体系已十分庞大,通过直接建立机构或培植买办,西方资本已经渗透进入中国的贸易、矿业、船舶、航运、纺织、缫丝、制茶、铁路、军火、食品等诸多领域,而西方在中国建立的金融体系则如抽血机制把西方资本从这些领域强取豪夺的财富及自身通过种种手段谋取的巨额财富向外高效输送,成为整个中国经济循环过程中的一个巨大漏出,具有显著的吸血、寄生效应。
作为抽血机制的结果,中国每年都有天量的财富输往西方。首先的一项就是巨额的战争赔款及由此产生的债务和利息,这一点毋庸赘述。除了战争赔款、债务利息、投资收益等巨量的净财富输出,贸易逆差也十分巨大,“……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尽然有7个年头入超额都在1亿到1.5亿关两之间,1905年甚至高达2.19亿关两……”(张国辉著《中国金融通史》第二卷)显然,被枪炮打开大门的清朝,在鸦片贸易及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冲击面前,是缺乏招架之力的,貌似公平的对外贸易,在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西方列强与半殖民地之间,也成为重要的财富盘剥机制。那么,作为对外汇兑的垄断者,西方银行就是直接的向外抽血的管道。
鸦片战争之后这种势头就更加迅猛,套汇获利高达40%,“洋钱一枚,重以库平七钱二分为率,西洋各国皆铸之,名曰番饼,又曰花边,而统名之曰‘洋钱’。以之入火熔化,只得净银六钱五分……初时价值每块可易纹银七钱以外,渐增至八钱,今且增至九钱以外……是彼以六钱五分之银,明易中国九钱以外之银,弋利之巧,漏银之源,孰甚于此?”(咸丰五年福建巡抚吕佺孙所上《建议仿铸外国银元》,《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这种财富的巨大漏出至少始于19世纪初,持续时期很长,中国的损失不可估量。
另外,走私铜钱也是其获利之道。一般情况下,作为公共产品的制钱铸造成本往往等于或大于面值,这使得熔钱为铜即可获利。基于此,西方的银行和商行很早就开始了大规模进行走私制钱的活动。咸丰七年(1857年)户部侍郎王茂荫就已上折论及此事,其后,李鸿章等官员也多次上折请予严禁。光绪帝也多次下旨令严查禁止。然而走私活动屡禁不止,不仅是由于利润巨大,更因为铜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需求极旺,且清政府管理乏力,因此“偷运制钱出洋”的活动愈演愈烈。此举不仅成为中国财富的巨大漏出点,还使中国货币不足的情况雪上加霜,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货币秩序。
展开全文
再有一项不为人见的财富漏出机制更为凶险。明中期以后,天量流入中国的白银主要来自于西方,而西方列强自19世纪开始陆续实行金本位制,造成了白银长期的贬值,贬值幅度若自明中期算起至20世纪初达90%以上,从清后期算起也达75%。“到《辛丑条约》规定的庚子赔款还本期满的1936年,世界金银比价已跌到1∶77.60,较之1900年又跌了一倍,较之1871年跌了两番,而较之三百多年前张居正提出‘赋役皆用银’时的银价则跌了十倍。”(王五一著《论清朝灭亡的货币因素》)致使已经大量集存了白银的中国其社会财富大幅缩水,更为残酷的是,这使得原本极重的外债翻倍增加,因为列强的外债都设定了以黄金归还的保值条款,单此一项就会使中国人民极难还清西方列强的债务,甚至永世沦为西方的债务奴隶。
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的是多方面的、长久的吸血机制,孱弱的清政府在他们面前束手无策,在他们正在商议如何给清政府发放进一步的银团贷款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了,但西方列强并不希望清朝灭亡,而是想让清朝继续作他们的债务奴隶。然而在诸多“敲骨吸髓”的盘剥措施之下,大清帝国最终“膏血穷竭”“腊枯而死”。
其后的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都承认了晚清的债务,延续了这种被西方资本收割的局面。尤其是国民党政府,甚至主动推行了只有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才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而成为英美金融的附庸。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斩断了一切向外输血的机制,实现了金融的独立和解放。
原文
来源
作者:
禹钟华(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来源:
《金融博览》2024年第7期
版面编辑|王浩
责任编辑|李锦璇、阎奕舟
主编|朱霜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