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观察:金融机构DS部署促效能提升;港股交易活跃度创新高

Connor 火必官网 2025-03-24 9 0

2月第三周,非银金融行业呈现显著结构性机遇。金融机构加速推进DeepSeek(DS)技术部署,叠加港股交易量创年内新高,行业降本增效与市场活跃度提升成为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外资机构持续看好中国科技创新潜力,国际资金加速布局A股与港股,进一步催化市场情绪。

聚焦交易活跃度提升与券商科技布局

市场成交规模创年内峰值

本周日均股基成交额达2.2万亿元,环比增长10%,创2025年以来新高。其中,偏股与非货基金新发份额分别环比激增750%和282%,显示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升温。政策层面,证监会强调支持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推动“科创板八条”等政策落地,为市场注入长期信心。

券商科技化进程加速

以九方智投控股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业绩亮眼,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47%,订单金额同比增加11.61亿元,凸显高beta弹性。多家券商正推进DeepSeek技术的本地化部署,应用于投研、客服及合规风控等领域。开源证券指出,头部券商凭借数据与算力优势,有望率先实现降本增效,而中小券商则通过并购整合提升竞争力,如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后实现曲线上市。

行业并购潮驱动估值修复

2025年以来,券商并购重组明显提速。中央汇金通过股权划转整合信达证券、东兴证券等资源,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市场交投活跃叠加政策红利,券商板块估值仍处低位,机构持仓比例偏低,未来业绩弹性与估值修复空间值得关注。

金融机构智能化转型步入深水区

DeepSeek重塑金融服务场景

金融机构在投顾、客服、投研等环节广泛应用DS技术,客户体验与运营效率显著提升。例如,部分券商通过智能文档处理技术将研究报告生成效率提升80%,运营成本降低约30%。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DS技术虽在业务流程优化中成效显著,但需解决数据安全、模型可解释性等挑战,短期内全面推广仍存制约。

保险行业分化加剧,配置策略调整

1月保险新单保费增长分化,分红险占比提升有效降低利差风险。截至2024年末,险资配置债券比例环比提升1.08个百分点至50.26%,股基配置占比小幅下降。金监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险资综合投资收益率达7.21%,资产端稳健性为负债端提供支撑。

科技与红利策略成机构共识

百亿级私募仓位指数创年内新高,超四成机构仓位超80%。睿郡资产等头部私募明确“科技+红利”配置主线,聚焦AI应用侧爆发及高股息资产。外资机构同样加大调研力度,摩根士丹利、高盛等上调中国科技企业评级,认为AI硬件与互联网平台蕴含结构性机会。

(注:本文数据及观点均来源于公开信息整合,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金融界

评论